
汪老生前手稿(部分)。

睹物思人,追忆汪老。
近日,原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汪永寿老人的家属,将老人生前遗留的260余册专业书籍、资料及大量珍贵手稿,无偿捐赠给市人民医院。医院相关领导向汪老家人表示衷心感谢,并向汪老家人颁发纪念证书。
据了解,这批专业书籍、资料涉及医院管理和临床业务,其中不少已经没有再版,对医院的管理发展和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借鉴意义。而捐赠的手稿,则是汪老生前一笔一划仔细书写的,内容包括管理心得、诊疗个案、临床经验等诸多方面,尤为难得和珍贵。
汪永寿老人出生于1942年7月,196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197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年担任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他几十年兢兢业业躬耕于医院,退休后也一直坚守在自己一生热爱的岗位上。仅从2002年退休到2024年8月26日倒在工作岗位上的20余年间,退而不休的汪老就接诊了20余万患者。
今年8月26日上午,汪老倒在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工作岗位上。9月1日上午,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汪老一生潜心钻研医院管理和医疗技术,生前曾购买了大量相关书籍,孜孜不倦坚持学习。他随时随地做笔记、写心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手稿。
“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手稿,他的在天之灵也会十分欣慰的。”谈及此次将汪老的藏书和手稿捐赠给医院的缘由,汪老家人表示,由于汪老去世比较突然,在世时并未对这些藏书和手稿作出安排,他们之所以会将这些藏书、手稿捐赠出来,完全出于对汪老的了解,“这应该是最符合他心意的做法”。
完成捐赠后,汪老家人在医院相关负责人陪同下,与参加捐赠活动的医院医护人员、干部职工一起,参观了捐赠书籍、资料和手稿的陈列。
“看着这些书籍,就想起当年汪老带着我们一帮年轻人,去成都专业书店淘资料的那些日子。”睹物思人,望着整齐陈列的汪老生前藏书和手稿,作为汪老的学生之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赵铭唏嘘不已,“他老人家平常生活简朴得很,可看见这些动辄数百元一本的‘大部头’、专著什么的,花起钱来却毫不犹豫。”
邓洁、蒋鑫等几个医院消化内科的年轻人,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着汪老字迹工整的手稿。这些誊写在一张张废旧报告单上的数百页手稿,每一页都被四折成长条形的卡片,汪老在上面详细记录了自己58年从医经历中遇到的疑难、典型病例。从患者症状表现到诊断治疗措施,从手术准备方案到愈后恢复情况……“这些手稿太珍贵,对我们这些年轻医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蒋鑫眼眶里闪烁着泪光,“汪爷爷这是有多用心啊!”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汪老持续学习、感恩奋进、爱病人如亲人的精神,将激励年轻一代沿着他的道路奋勇前行。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