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来了,许多孩子满心欢喜。有的却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焦虑不安等,有的有身体不适感,比如头晕、头痛、恶心、腹泻,有的甚至还出现发热或者视物模糊等表现,这就是“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并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名称,而是指假期结束、开学初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异常表现,尤其是小升初、初升高的孩子进入新环境可能会一时难以适应而表现异常。
当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的种种表现时,父母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做好孩子强大的情绪依托和后盾,尽量减少过度紧张、过于关注。因为多数孩子经过家长、老师的积极引导和自主调节,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生活、学习等产生持续的影响。但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存在,超过两周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远离“开学综合征”的困扰呢?
规律作息,提前调整生物钟
假期里难免作息不规律,临近开学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尽量回归上学时的作息,调整生物钟。睡前应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避免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家长还可以在睡前给孩子听舒缓的音乐、喝热牛奶、用热水泡脚,以促进孩子的睡眠。
提前适应节奏,制订学习计划
面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父母可以正面引导,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心理状态,对新学期、新生活树立预期和认知。
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新学期来临,有的孩子从家庭环境过渡到集体生活可能会难以适应,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分享假期见闻,表达对新学期的期待。对于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父母可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合理宣泄,及时寻求帮助
当察觉到孩子的情况不对时,父母尽量不要用否认、说教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父母可以用平和、开放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心里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同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家长也可以教孩子运用一些宣泄情绪的办法,比如大声朗读、适当运动等。
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