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为让自家孩子上所好学校,可谓操碎了心,甚至不惜花重金“走后门”,殊不知骗子们早已盯上这一庞大“市场”。近日,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孝泉派出所破获一起以托关系办理子女入学为名的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97万余元,先后有29名家长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曾可嘉
“警察同志,我遭人骗了5万元……”前段时间,市民黄女士赶到孝泉派出所报警,称自己遭遇了“学托”诈骗。
黄女士告诉民警,今年4月份,她通过微信联系到“能人”徐某,此人原是旌阳区黄许镇一辅导班的工作人员,而黄女士的孩子也曾在其培训班上过课。最近,黄女士听说此人已经没有从事培训工作,而是凭着“关系”四处帮人办理德阳市主城区择校入学的“业务”,宣称不用考试就能入学。听闻有这等好事,一心想让孩子转学进入德阳名校的黄女士顿时心动,便通过微信主动联系上了徐某。
在两人的聊天记录中,徐某称其“有关系”,选校这点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并自称办理成功的学生很多,让黄女士尽管放心,预计今年8月初就能办成。徐某在信誓旦旦保证的同时,以“求人办事要打点”为由,要求黄女士提前支付关系费和择校费,共计5万元。为了孩子的未来,黄女士一咬牙将5万元“择校费”转给了徐某。
转眼8月到来,黄女士孩子转学的事却杳无音信。黄女士每次和徐某联系时,对方都以“领导审批”“手续正在办理”等理由搪塞。直到8月中旬,愈发焦虑不安的黄女士再一次联系徐某,发现对方竟玩起了失踪。
意识到被骗,黄女士立即到派出所报警。令她没想到的是,就在报案当天,该派出所的接警大厅内竟还有多名与她有着相似遭遇的家长前来报案。
接警后,孝泉派出所立即组织办案民警展开调查,通过大量走访,发现黄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被徐某以相同手段诈骗的家长还有28人,涉案金额多达97万余元。随后,民警迅速对嫌疑人徐某的身份展开核实并联系上了她。经过民警劝诫,徐某最终被成功传唤到派出所。
经讯问,徐某交代,其曾在黄许镇某出租场地开了一家课后辅导培训班,主要负责放学后或假期孩子的学习和安全问题。由于和家长们日渐熟络,辅导班的名气传开了,附近的家长们也慕名前来给孩子报名,徐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而为了扩大影响力,徐某也与前来报名的家长们都互加了微信。可好景不长,因为资金原因,徐某被迫关闭了培训班。没有了经济来源,本就花销较大的徐某又深陷数十万元的网贷之中。眼见还款日期即将临近,自己又捉襟见肘,徐某想到利用之前添加的家长微信、以帮孩子择校为名实施诈骗,就这样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悉,目前,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