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
  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

你知道三四十年前德阳城市长啥样吗?是否记得月上东山进行过几次迁址,彩虹桥什么时候通车、经历过几次“变妆”?首届德阳灯会、龙舟赛盛况如何?建市40年来,德阳城市交通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这一切,都被一个有心人记录了下来。数十年间,他坚持不懈地用相机镜头为家乡德阳“写传”,拍下数万张照片,见证德阳的发展变迁,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影像志。

他的名字叫周晓平。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1)

周晓平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2)

老西街。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3)

昔日的皇冠灯。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4)

城市主干道长江路。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5)

早期德阳只有十多辆出租车,车型不统一。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6)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彩泉商业街。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7)

1994年首届德阳灯会。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光影故事(图8)

月上东山雕塑最早立于彩虹桥头。

初次接触相机就爱不释手,

“不务正业”很多年

周晓平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童年时住在德阳老县城衙门口的酱园巷(现在的桐花巷),父母都是小学老师。他14岁时下乡当知青,七十年代返城插班德阳中学后,先后在学校和交通监理处、公安交警部门搞财务工作,摄影一直只是他的业余爱好。然而正是这个业余爱好,成了他这辈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给他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周晓平第一次见到照相机是1976年的暑假,家里的一位叔叔手里有一台简易相机,他好奇地跟在叔叔身后,寸步不离,每次按下快门的咔嚓声都让他感觉新鲜又奇妙。或许是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原因,他对这种装置很快入了迷,掌握了相机成像和冲印照片的原理后,自己动手捣腾,用一台原始的针孔照相机拍照,再用红纸糊住窗户玻璃以遮挡光线,钻进床底下,在临时布置的“暗室”中冲洗底片。那个年代流行歌片,他便批量制作歌片出售,每张卖5分钱,用挣来的钱贴补家用。

从最开始玩相机,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有所造诣的摄影师,周晓平说有两件事对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是1993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几张自己平时拍摄的照片寄给德阳日报社。几天后,其中的一张风景照被刊登在《德阳日报》副刊上,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报纸上的那一瞬间,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从那以后,我就对摄影越来越感兴趣了。”

另一件事也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天,周晓平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成都正在进行府南河改造,政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府南河的老照片,准备举办展览。这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老照片的价值,“老照片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

在那之前,周晓平拍的照片内容很零散,没有什么专题性,自此以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城市的变迁,穿梭于德阳的老街老巷中,时时关注城市的发展。听说哪里要拆迁或改造,便立即动身前往,用手中的相机镜头,“抢救式”地记录下那些即将消失的景观,为它们存档留念。


红砖青瓦房、月上东山、彩虹桥……

老德阳的记忆都在他的镜头里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一座城市离不开人,每个在城市生活过的人,都拥有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情感和乡愁。周晓平说,德阳城市中有很多历史建筑、文化景点和人文风景,是他成长和生活的背景,“它们构成了我们德阳人的共同记忆,这是我们德阳人的根。我用镜头记录下德阳的变化,希望更多的人记住德阳的历史和人文底蕴。”

上世纪八十年代建市之初,德阳城不大,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主城区只有东南西北四条街及纵横其间的大小巷子,市民大多居住在红砖青瓦的平房中,这种城市格局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期。在周晓平拍摄于那个时期的黑白老照片里,我们看到,有撑起竹竿晾晒衣物的北街大杂院,有大巷子里传统四川民居的宽屋檐龙门,有家家户户门前停着一辆自行车的牛肉巷;有北外街的临街平房,房门由一块块木板拼装而成;有妇女们在水井巷的水井边有说有笑洗衣服的场景;还有改造前的旌湖,那时还叫绵远河……一张张散发着时代气息的老照片,唤醒了老德阳人的温暖记忆,也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到往昔岁月邻里相助、鸡犬相闻的朴实民风。

毫不夸张地说,30多年前,每个德阳人的家里几乎都有一张月上东山雕塑前的留影。1988年2月,由德阳人、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教授创作的汉白玉大型雕塑《月上东山》落成于长江东路上的旌湖东岸,立即成为德阳的地标性建筑、热门打卡地。30多年间,月上东山雕塑两度易址,2003年5月移到长江路东头的钟鼓楼广场,2016年5月12日又迁至东湖山公园西门的东山脚下。每一次迁移,周晓平都用镜头做了跟踪记录。

说到德阳的城市地标,彩虹桥必然有一席之地,周晓平对彩虹桥的关注更是旷日持久。它是建市后修建的旌湖第一桥,从1992年11月10日起动工修建,到1995年10月1日通车,周晓平是一天天数着日子看着它建成的。此后的20多年,他一直“蹲守”彩虹桥,用心记录不同阶段其经历的外观变化,一直持续到去年8月最近的一次光亮工程。从通车到上色,从灯饰到绿化,一路目睹彩虹桥越来越美,越来越亮,周晓平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官方将其命名为长江路大桥,但德阳人都更喜欢形象地称之为彩虹桥。它的建成,加快了河东的发展,也让河东与河西交通更为便利,是德阳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首届德阳灯会、首届龙舟会的盛况,刚建好的石刻艺术长廊、彩泉商业街开街、市体育馆建成,文庙广场的前身孔子公园……这些老照片,无一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收藏着几代德阳人的珍贵记忆。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追不上了”

长期在交警部门供职,出于职业的原因,周晓平对德阳交通的发展格外关注,在他的照片中,有大量反映城市交通发展变化的内容。如长江路和泰山路两条干道从刚修好路胚、路两边还是农田,到后来不断延伸,大件路的通车,皇冠灯五岔口修建立交桥前后等等。让周晓平感慨的是,最近这些年德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开工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加上个人身体的原因,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完全追不上,跑不赢了。”

身为“警营摄影师”,这些年来,周晓平还用镜头忠实记录了德阳公安的发展,通过服装、装备的变化,展现人民警察精气神的提升。在交通智能化管理方面,德阳一直走在前面,这些都能从周晓平的老照片中获得直观的感受。“以前交警站在岗亭上人工指挥,拿个‘停’的板板或举个小旗帜,最早还有牵绳子拦住行人的,现在完全是电脑控制,智能化管理。还可以实现绿波路段,一路畅通。”

周晓平说,想当年,红绿灯控制器需要人用手扳,每天上班高峰期,红绿灯的时长必须经过人工设置,如今这些都成为了历史。德阳的第一个红绿灯控制器“退役”时,他将其作为老物件收藏。在他退休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立队史陈列室,其中90%的照片和实物都是他提供的。


“一图胜千言”,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周晓平坦承,在所有的照片种类中,他更偏好新闻纪实类的照片,力求“一图胜千言”,“照片应当有故事、有思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传播正能量。”

作为摄影师,必须具备对新闻的敏锐、对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他有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相机不离手”,手里随时备有一个便携式的小相机,因为“很多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可能就在你从包里拿相机的那一瞬间,你想要拍的场景已不复存在,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但光有快也不行,有的时候又必须慢,学会耐心地等待。在1992年的一次事故现场,周晓平守了20多个小时,才近距离拍摄到公安民警抢险的一幕,这张名为《抢险》的照片后来在省上获奖,又多次在展览中展出。

从针孔照相机到海鸥、珠江牌国产相机再到进口相机,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从双反到单反,周晓平的摄影器材在变,但不变的是对生活、对德阳这座城市的热爱。能够一路见证和记录德阳建市40年来的发展成就,他感到幸运和幸福。虽然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如今人人都是摄影师,但能像他一样,满怀热情、持之以恒地守望一座城市成长变化的人,仍是凤毛麟角。如果把我们朝夕生活的城市比作母亲的话,那么,周晓平的摄影作品,就是献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本报记者 刘春梅 受访者供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德阳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德阳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德阳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德阳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德阳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2-2022 DEYANG DAILY. 德阳日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