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新时代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德阳答卷 2023年德阳市中等职业学校 “未来工匠”技能大赛今日举办 送岗进校园 毕业生搭上“就业快车” 东湖山水保温节能 变更公示
  第02版:民生·公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奋力书写新时代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德阳答卷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惊蛰刚过,德阳大地生机勃发,春耕生产壮美图景铺展在沃野田畴。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抓好粮食稳面积、提产量,大力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提升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贡献率,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天府粮仓”的重要承载地,有力支撑德阳粮食持续高产稳产。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单产屡创新高、粮食人均占有量长期居全省前列、连续18年实现粮食丰收……德阳粮食产能稳定向好发展。2022年,德阳实现粮食总产39.22亿斤,其中粮食单产居全省第二,小麦、油菜籽单产居全省第一,粮食人均占有量保持全省第三。

本报记者 刘倩 实习生 刘新月


奋力书写新时代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德阳答卷(图1)

阳春三月,沃野田畴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图据部门


看成绩 良种良法种出好粮


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天府粮仓”大旗,加快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程,以高产示范带动全域增产,推动粮食产能再上新台阶。

“这是西南地区百亩规模小麦亩产首次突破600公斤,创下了新纪录。”2022年5月12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小麦(川麦104)实产验收,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汤永禄高兴地说道。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8月22日,罗江区略坪镇种植的高异交性优质水稻不育系“锦城2A”制种单产实测达到301.9公斤/亩,突破了全省农业“芯片”水稻制种产量瓶颈。

去年9月5日,德阳本地选育的粳稻新品种“德粳4号”在广汉市实现全程机收平均亩产达到642.9公斤,高于全市水稻平均单产81.9公斤、全省111.9公斤,为解决我市耕地安全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关乎中国人民的饭碗安全。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研发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建立健全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加强新品种示范展示和推介运用,逐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和普及率。

良种,也是多年磨一剑的结果。“十三五”期间我市自主育成新品种132个,比“十二五”增长49.6%。全市推广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158.3万亩,四川省第五、六届“稻香杯”获奖品种72.6万亩,优质加工专用稻15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我市选育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德优4727”、“泸优727”、“内6优9号”、“旌优华珍”等优良品种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

2022年,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市农科院)育成的“宜优1611”、“玉龙优1611”和“品香优秱珍”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获评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特等奖,全省仅有5个。

为何能频频种出好粮?不止有良种,良法的推广让粮食增产潜力不断释放。

我市以水稻旱育秧、机插秧、机直播,水稻、小麦全程机械化和油菜机播机收轻简化为重点,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抓手,大力推广先进粮油生产技术和适宜机具。

同时,聚焦粮食等大宗农作物和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在全省率先引入北斗导航系统,引导服务组织采用绿色防控、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建立“人、机、药、技、法”五事专业服务队伍,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6%、居全省第二。


看布局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着眼于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德阳在全省率先出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德阳片区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丰产、科技、绿色、智慧、致富“五大粮仓”建设,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粮食产能稳定向好发展。

如何落到实处?做优现代农业园区是重中之重。德阳稳步梯次推进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联创联建,全市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6个,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1个,中江纳入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下一步,全市围绕多产粮、产好粮的总体目标,按照基础再夯实、园区再升级、产业再发展、效益再提升的建设思路,力争通过3至5年的时间,全市创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30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13万亩以上,以种粮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达4500个,有力支撑210万吨产能的德阳“天府粮仓”稳产丰产。

不仅如此,深化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也是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市以旌阳、罗江为重点,加快推进国家级杂交油菜制种大县建设,着力打造“种子芯谷”;开展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实施“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3.5万亩,建成水稻、油菜制种基地5.61万亩。

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小农户”振兴计划,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5家,建成家庭农场1万余家、农民合作社3800余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900余家。

我市将逐步构建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质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功能多元化的“七化联动”粮食生产体系,推进粮食产业由增产导向转为产质并重发展,构建粮经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粮食产业新格局,为全省打造产出更高效、产品更安全、资源更节约、环境更友好、效益更突出的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出德阳贡献。


开新局 全力以赴打好粮食生产的“第一仗”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全年来看,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更是如此:二三月间是在田作物拔节生长的关键时节,粮食产量占全年八成以上的大春,也要在3月底前完成备耕备战。换言之,一季度的工作成效,直接决定了“天府粮仓”建设开局之年的成色,也决定着能否实现“天府粮仓”首战首胜目标。

“当头炮”就是提高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

“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70万亩、产量达到202万吨,全年生猪出栏3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4万头以上。”在近日召开的德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市提出了今年粮食生产的目标。实现方式锁定即将到来的大春,通过稳定补贴政策、备好农资等,推动扩种和增产。同时,抓好小春在田作物管理,夺取夏粮丰收。

作为“天府粮仓”重要承载地,德阳把春耕备耕作为抓好农业生产的“重头戏”,大力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全力以赴打好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季农业生产,新年伊始就对今年粮食生产积极谋划部署,提出具体目标和举措,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大春是一年粮食产量的“主力军”。根据计划,2023年德阳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36万亩,其中水稻180万亩、玉米91万亩、大豆35万亩。

眼下,正值小春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德阳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积极指导农户进行病虫害监测防控、肥水运筹等田间管理措施。据悉,今年全市已播种小春粮食作物136万亩,油菜133.5万亩。农情调查显示,目前德阳小麦、油菜一类、二类苗均达到九成以上,群体苗架好于去年,为夏粮丰收搭好架子。

民以食为天,粮猪安天下。德阳持续深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行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做好生猪产能调控,稳定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态势已经形成。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和德阳一季度农业生产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德阳正蓄势勃发,让“天府粮仓”真装粮、多装粮、装好粮,书写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德阳答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德阳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德阳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德阳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德阳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德阳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2-2022 DEYANG DAILY. 德阳日报 版权所有